在湘江西岸岳麓山下赵洲港天马山东边的坡地上,有一处清末典型的土木民居。它没有古镇深宅大院厚重的人文历史,却是肖劲光从小遮风挡雨的住处。
1903年1月4日,开国大将、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肖劲光在此出生,并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学生时代。2011年,天马山景区提质改造时对故居进行修缮,复原了肖劲光一家曾经的生活场景,并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、资料展示了肖劲光的生平和革命历程,以及他对中国人民海军建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。
这是一座一正两厢式三合院瓦房,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,坐北朝南。单层土木结构,呈长方形布局,面阔三间,进深二间,分为正堂屋、退堂屋、两侧厢房和杂屋,共14间房舍。朱漆格扇雕花大门,青瓦双坡屋顶,门额上方堆绘图案装饰。
进入正堂屋,一尊铜像映入眼帘,这尊铜像便是依据肖劲光授勋时的照片形象筑造而成。
西侧有一门通往西厢房,西厢房内保持了故居原有风貌,涵括肖劲光父母、兄长姐姐的卧室、织机房、过堂、灶房,而东侧厢房主要陈列了肖劲光生平故事及个人物品。
在肖劲光两岁时,父亲便去世了,父亲死后,三十六岁的母亲便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,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六个未成年的孩子。在那个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年代,肖劲光不负全家人的重望,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长郡中学。奈何家境贫寒,为了供他读书,母亲当掉了全家唯一值钱的东西——当年她陪嫁的一枚金戒指,母亲说:“我们家无论如何都要有一个读书的,既然满伢子(肖劲光乳名)考得起,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支持他。”
在肖劲光的童年记忆里,为了生活,坚强的母亲在乡亲们的帮助下,租了一块荒芜的土地,种下几棵桔子树,开出几畦菜地。三个哥哥每天上山砍柴,把卖得的钱用来换米,两个姐姐替人家绣花赚几个钱补贴家用,一家人过着辛辛苦苦仍难以维持温饱的生活。家中最值钱的便是织机房角落里那台称为“传家之宝”的旧式织布机。
此后肖劲光的大哥和三哥去往饭店当学徒,学成后大哥在坡子街名震一时的“李文玉金号”当大厨,家里生活得到改善,原本的三间茅草屋也得以扩建至现如今的14间房舍。
进入东厢房,墙面写满了肖劲光的一生。这里不仅展示着我国首艘航空母舰“辽宁号”的模型,同时也陈展着肖劲光退任后锻炼使用的木剑拐杖、英文版磁带、参会入席证、记录着每年工作任务和日常活动的珍贵日记本等物品。更为珍惜的是前不久肖劲光之女肖凯捐赠于故居的海军大将服。
自2011年肖劲光故居修缮复原后,2012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2013年再经修缮和布展后重新对外开放,2017年公示为第四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作为湖南省红色旅游景点,曾接待过杜家毫、郑建新、陈刚、周志凯等省市区各级领导人。
今年以来我局针对肖劲光故居又从周边环境、故居本体、展陈设计三方面进行全面提质,4月30日前已完工,目前已对外开放,游客可通过【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入园预约通道】(点击即可进入)提前线上预约,文明参观。